欢迎访问五龙山旅游区~!

当前位置:

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行业要闻

辉县:文旅生辉竞芬芳

五龙山2023-09-11

八里沟云峰画廊360°看太行
 

辉县市文旅文创展厅
 

万仙山绝壁长廊
 

  绝壁长廊、云峰画廊、丹崖天路、水上飞秀……以山水景观为看点,多种体验式游玩项目,让人目不暇接、心花怒放。真正让游客体验到旅游的乐趣,高度的放松、深度的体验、口碑的传播。

 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盛赞“太行山,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,而辉县所处的南太行区域更是代表了其中的精华”。

  辉县有A级景区7家,其中5A级1家(八里沟),4A级4家(万仙山、宝泉、轿顶山、关山),3A级2家(百泉、秋沟),还有白云寺国家森林公园、关山国家地质公园和万仙山国家攀岩公园。

  近年来,辉县市以打造“文旅名市”、建设“文旅康养辉县”为战略定位,以促进文旅文创融合发展为主线,着力补短板、强弱项、促发展,2023年1—6月,全域接待游客901.38万人次,实现社会综合效益39.66亿元,描绘着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。

  实施品牌创建发展全域旅游

  围绕打造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,深耕“民宿+”乡村旅游产业,大力发展“民宿经济”。截至目前,全市共有民宿34家,其中,三湖林境小院民宿被评为国家乙级民宿,同时与太行秘境民宿荣获省级5星级乡村旅游民宿;辉县市11家民宿荣获新乡市精品民宿称号;大力推进计划总投资约5亿元的百美村宿、南坡·栗园、“太行秘境”二期等9个在建民宿项目。

  持续做好精品文旅项目建设,强力推进总投资28.83亿元的10个在建精品文旅项目建设。重点推进总投资22.5亿元的宝泉·白陉生态水镇(一期)、万仙山飞梭项目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,扎实做强产业支撑。

  推动“文旅+”向“+文旅”转变,实现文旅与农业、教育、体育等领域多极融合发展,以文旅活动为抓手,做深做广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。持续举办中国·新乡(南太行)体育文化旅游产业交流大会暨中国健步走大赛、万仙山国际攀岩节、八里沟风情节、宝泉·山谷瑜伽嘉年华等系列重大文旅活动;精心打造“粉条文化艺术节”“向阳花海文化旅游节”“菊花文化旅游节”等乡村文旅品牌26个;推出“感受抗战文化接受爱国教育”“体验军旅生涯军事国防教育”等参与式、体验式红色研学课程,全年承接学习团体200余个,培训党员达2万余人。同时,推出的农特、非遗等特色文创产品和红色文旅商品,深受游客喜爱,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
  以“文旅文创融合”为动力,推动文旅产业与体育、康养等跨界融合,拓展优化文旅产业链,强化文旅发展新动力。

  发展体育旅游。充分发挥新乡南太行的独特人文历史和山水资源优势,利用国家攀岩公园、挂壁公路、国际登山健身步道、太行崖壁等旅游资源,发展“体育+旅游”,开发山地户外运动项目,大力建设南太行攀岩文化小镇、南太行户外运动公园,打造攀岩、骑行、旱雪、徒步、自驾等精品体育旅游活动。

  发展文旅康养。以项目建设作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,实施“康养+旅游”战略,强力推进宝泉·白陉水镇(一期)项目,打造服务功能完善、生态环境优美、文化底蕴彰显、宜居宜业宜游的区内特色生态小镇;积极做好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工作。

  文旅文创融合拓展多种业态

  包装开发山楂等农特产品,打造“辉县山楂”系列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;推出连翘茶、决明子等中药保健系列产品;提炼太行文化,创作以太行树叶激光图像、太行微石雕摆件等物品为载体的各类激光、雕刻文创产品;积极探索“共城文创”开发,整理出版古籍精品类书籍,精选制作名人石刻复制碑拓片、折扇、书签、扑克牌等文创产品。

  推动传统工艺创新发展,推出柴瓷、共砚、泥塑等特色非遗文创产品。同时,指导非遗传承人建立网络销售平台,推广山楂金糕、赵世堂刀、烙画等非遗产品。集聚农特、非遗、文创等产品,成立辉县市共城文创有限公司,精心打造新乡市首家文创展馆,组织举办文旅文创产品展览,全面推介文旅文创产品,逐步完善文创产品展销平台。

  紧盯文旅消费市场,打造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。依托八里沟、宝泉等旅游企业自身优势,拓展“夜间+”模式,开发沉浸式、行浸式等多元化夜游体验项目,举办富有地方文化传统特色的各类夜间主题节庆活动,点燃夜间文旅消费潜力。

  持续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,把辉县悠久人文底蕴与丰富旅游资源相结合,不断做大“演艺+旅游”,推出的大型马战实景演绎《穆桂英大战洪州》每年演出200余场、吸引游客16万余人次;推出山水实景演绎《梦回太行》每年演出100余场、吸引游客13万余人次;行浸式绝壁光影夜游项目《郭亮1972》每年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。

  积极鼓励各文旅企业结合本地文化和旅游资源特点,举办富有地方夜间文化传统特色的各类主题节庆活动。电音DJ、露营、烧烤……夜间旅游活动此起彼伏,夜游美食集市热度不减;柳叶泉露营基地以“露营+”模式掀起了新的打卡热潮;文昌广场的音乐盛宴、尚泉广场的夜游美食集市吸引众多居民和游客到此游玩。

  主动适应文旅发展新需求、新要求、新变化,大力发展休闲度假、沉浸体验等多元化文旅消费产品。打造乡村旅游品牌,丰富“文化+旅游”业态,依托辉县市历史文化、中医药文化、红色文化、山水园林等资源,加快培育研学旅游产业。

  文旅文创惠民共享发展成果

  辉县市坚持以文化振兴为引领,建强文化阵地,发展文创产业,让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发展成果。

  谋划申请专项资金2000万元筹建博物馆,打造了7条体现辉县地域特色的历史文物主题游径和2条红色革命文物游径,大力开展文化主题研学活动,讲好辉县故事,增强文化自信。投资550万余元,建成9座城市书房,实现了阅读便捷化、普惠化、智能化;完成乡村文化合作社网上注册278家,激发了乡村群众参与公共文化的热情和内生动力,设立国家级非遗项目《辉县剪纸》传习所,建成“非遗工坊”4家,“辉县窑”烧瓷技艺等5个县级项目晋升为市级项目。

  今年以来,辉县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按照文旅部印发的《“大地欢歌”全国乡村文化活动年工作方案》,组织举办首届轿顶山杯“巾帼展风采逐梦新时代”全市大型庆三八广场舞大赛,全市22支代表队600余人参加;组织以“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”为主题的“共读半小时”全民阅读活动,全市设立160个分会场,15000余人参与;举办非遗展演展示暨“非遗购物节”活动,1500余人参加;开展“非遗进校园”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共计40余场;举办舞蹈、书法等13类成人公益培训班,参与培训400余人;线上开展“传统文化专题数字”系列阅读、讲座等活动,浏览量30000余次,点赞量5000人次。

  同时,以旅游消费和夜间文化为核心,围绕“夜食、夜游、夜娱、夜读”,着力打造一批高品质夜间经济载体,塑造辉县夜游品质,助燃夜间经济。书房不仅提供图书借阅、自助自习等服务,还将阅读与文旅消费相结合,把文创、餐饮、演艺等集聚书房,吸引了大批群众和游客,成为广受欢迎的休闲娱乐集散地和网红打卡地。

  每年开展“舞台艺术送基层”活动272场,其中省级22场,辉县市本级250场。将具有高艺术水准、群众喜闻乐见的《仙山奇缘》《大义夫人》《青梅》等省市获奖剧目送到群众身边,并连续推出“庆国庆戏剧文化周”“庆新春戏曲晚会”“辉县市戏迷戏曲大赛”等戏曲文化活动,让更多的群众共享文化改革成果。

  举办“少林功夫武太行”“民俗文化乐太行”“穿越挂壁游太行”“大圣迎宾闹太行”、八里沟“春景节”、5·19中国旅游日、省第十二届“三山同登”全民健身大会、文化旅游体育嘉年华活动、关山太行天路自驾行、宝泉山谷帐篷节、2023中国百泉药交会——新乡南太行文旅康养产业发展高层论坛等大型文旅主题活动。

  积极推进辉县全市文旅数字化、智能化发展,扎实做好景区智能化、智慧化工作,完善智慧管理、智慧服务、智慧营销三大体系建设。整合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资源,着力推动开发智慧文旅APP,实现“随用随走”的“一码通”体验,全力打造目的地智慧旅游与全域旅游品牌形象。

  做大做强文旅文创产业,发展全域旅游,引领文旅文创实现高质量发展,建设一批全国重要的康养基地,辉县市文旅文创发展正当其时,站在新的起点上,辉县市文旅文创必将迎来新的跨越。

  • 微信

  • 抖音

  • 返回顶部